要說台灣有便利商店的高度依賴,其實台灣已經是全世界便利商店最密集的社會,也是進出便利商店最頻繁的社會,平均每個人每天進出便利商店2.3,非常驚人。因為以前我回家看我媽媽,一年大概就是2.3次,她是每一天進7-Eleven晨昏定省2.3次。

生活滲透還在擴大台灣的便利商店服務項目極可能也是全世界最多元,從我們認識的「商品便利」,來到了更抽象的「生活便利」。走進任何一家全家、7-Eleven,它就是一家便利商店、咖啡店、郵局、銀行、售票亭、電信公司營業站、學校的註冊組

超商角色讓我充滿了好奇,它的下一步會往哪裡去?在便利商店裡,商品算起來就是3千種上下,可3千種擊敗了15萬種。15萬種我指的是量販店。所以超商做的事是準確,跟你生活關係密切,也就是說豐富性由別人來提供。但每一個人生活使用頻率最高、機率最大的,或者是一有不便就很不方便的那種,這種共通性由便利商店來處理。但這幾年便利商店的發展,感覺上商品已經不重要,生活滲透還在擴大。便利商店已不再強調展店速度,但店的品質更重要,特別是位置和面積,像餐飲區就是一個機能。各式各樣的服務越多,就會產生更多的進出機會,而有些服務是需要面積來形成。

在郊外地區或土地比較不昂貴的地方,便利商店很大,常常是有戶外座位,像歐洲咖啡座一樣,它甚至慢慢地變成社區交誼中心。像我的老家,一群老人家早上就去那裡吃早飯、看報紙。而有些地方面積擴大有一點困難,像台北市,超商也在想像說有沒有可能用二樓。但二樓這句話可能只是實體,也可能是指網路。

我可以說「集中性在店,多元性在網」,網路就是CVS的二樓。以後要更多東西請上二樓,二樓就在網路上。它是一面用有限面積的3千種商品,尋找出和你生活最緊密的結合,但更多、更豐富的選擇必須要用另外一個概念完成,所以現在讓它在網路上發生,或者用ibon或者FamiPort讓你可以選擇與預購。它要取代的可能不是雜貨店而已,它可能會取代更多的東西。

(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