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聽說台北市重慶南路書街逐漸凋零,書店紛紛關門大吉對照"誠品書店"的不斷拓點展店,好像有那麼一點啟示。

到底是經營策略的不同還是其他的原因

嘿,先喝杯好茶吧,再慢慢來看下列兩則近期報導:

1.【2012/08/28 聯合晚報】

台北市重慶南路書街全盛時期有100多家書店,近年僅剩下約20間,但經濟不景氣,書店經營越顯困難,下個月又有4家書店打算轉業或關店,連經營20多年的儒林書局也撐不下去,9月20日要吹熄燈號。

儒林書局老闆娘張丹梅說,她嫁過去就在儒林工作,幾乎大半輩子都在這間書局度過,要收掉經營40多年的書局,心裡實在不捨與不甘,但「不知道未來在哪裡?」一個月光店租超過20萬元,不收掉會成無底洞。但她表示,儒林僅收掉實體店面,網路書店和出版仍會繼續經營。

北市重南書街促進會理事長沈榮裕表示,景氣不好,民眾不逛書店買書,今年重慶南路上的實體書店營收至少減少三成,許多書店紛紛歇業、轉業,有的書局不敢請店員,老闆、老闆娘和小老闆輪流看店。新陸書局要改成麵包店,全友、儒林書局打算歇業,連他自己經營的天龍書局門口,最近都新規劃一個空間改賣咖啡,否則根本撐不下去。 

沈榮裕說,當看到周邊的書店陸續變成牛排館、咖啡廳、麵包店、日本料理店,實在覺得很心痛,重慶南路書街是台北最重要的賣書集散地,有其特別的歷史價值與意義,政府任其自生自滅實在可惜

今年8月16日,沈榮裕到大陸參加上海書展,大陸新聞出版局拿出500萬人民幣扶植50家實體書店,並以行政命令要求網路書店不能採低價折扣方式賣書,出錢又出力,為的就是保全現有的實體書店。

沈榮裕感嘆,看看別人想想自己,重南書街各書店老闆已出錢出力,自發性組協會想辦活動重現重南書街風華,仍遇到重重阻礙,「覺得很心寒」。他說,政府發展文創產業,要先從推廣閱讀、向下紮根開始,否則,重南書街這條文化地標,恐怕很快消失不見

 

2.【2012/7/11 明報專訊】台灣誠品書店來港終非只聞樓梯響,下月中會在銅鑼灣希慎廣場的4.1萬呎舖位開業,成為全港最大的書店,更部署在港落地生根。誠品生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旻潔首度披露在港發展計劃,預料未來5年開5間分店,更考慮落戶中環街市。首間香港店暫不通宵營業,但保留台灣風格,設座位讓書客歇腳。

首度衝出台灣的誠品,最初有傳落戶中環街市,但其發展計劃遲遲未落實,最終由希慎捷足先登。身兼台灣誠品副董事長的吳旻潔昨接受本報訪問表示,盼3至5年後,香港分店可增至3至5間,地點或再考慮中環街市。

「最初3間會在人流多的黃金地段,可包括中環及九龍,第4至5間就會進入社區。」銅鑼灣中心地段呎租天價,吳旻潔拒絕透露誠品付的優惠租金,只說早前有傳的30元呎租「不實」,亦坦言香港市值租金非誠品能負擔,「若不是現有的租金條件,相信來不了」。

台灣誠品講究設計,書店空間留白,設座位讓書客歇腳。位處希慎廣場8至10樓的誠品香港店,佔地4.1萬呎,將是本港面積最大的書店,但吳旻潔說﹕「要在香港店坐下看書無問題,亦有空間讓人有遊逛的心情,但香港地小人多,要善用空間,要像(台灣)信義店一張桌子十張椅,那就無辦法了。」

香港店初期不會通宵經營,但會較一般書店遲些關門,未來會視乎顧客反應及員工準備,仍期待可24小時營業。經營了23年的台灣誠品,起初15年都在賠本,現朝「複合模式」發展,除了賣書,店內還有展覽、表演、餐飲服務及銷售商品,結果去年營業額高達110億台幣(28.5億港元)。

吳旻潔直言賣書與賺錢的比例不易平衡,「那個黃金比例,每間都不同……有時以為抓到了,結果又變了」。她指誠品不以賺取最大利潤為目的,台灣書店有三分之一空間用來賣書和辦賠本的文藝活動,而香港店會有85%空間劃為書店。「我們要讓港人知道誠品來了,我們有10萬種書,每月有幾十場文化活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