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較了植物奶與動物奶誰比較好之後,針對最多人飲用的植物奶-豆漿,也提出喝豆漿的禁忌做參考:
資料來源: http://www.metroasianfood.com
以下幾類疾病患者在發病期間應暫停飲用豆漿,同時也應忌食或少吃豆製品。
1.消化性潰瘍:
嚴重的消化性潰瘍病人忌食黃豆、蠶豆以及豆腐絲、豆腐乾等豆製品,包括豆漿。豆類所含的低聚糖,不能被消化酶分解而消化吸收,而被腸道細菌發酵,產生一些氣體,進而引起嗝氣、腸鳴、腹脹、腹痛等症狀。
2.胃炎:
急性胃炎和慢性淺表性胃炎病人不能食用豆製品或豆漿,以免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腸脹氣。
3.傷寒病:
長期高熱的傷寒病人應攝取高熱量、高蛋白飲食,但在急性期和恢復期,為預防出現腹脹,不宜飲用豆漿,以免產生脹氣。
4.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發作時,可飲用高碳水化合物的清流質飲食,但忌飲用能刺激胃液和胰液分泌的豆漿等。
5.痛風:
在痛風急性期要嚴禁食用含嘌呤多的食物,其中包括干豆類及豆製品,即使在緩解期也要有限制地食用。
日常喝豆漿禁忌
專家表示,錯誤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豆漿的營養被破壞,甚至損害健康,以下幾種方式為日常喝豆漿時的禁忌:
1.忌喝未煮熟的豆漿:
不少人喜歡買生豆漿自己加熱,加熱時看到冒泡就立刻關火,其實此時豆漿依然是半生不熟的,而沒熟的豆漿可能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引起中毒。所以應將豆漿放在100℃高溫下煮沸。
2.忌在豆漿裡打雞蛋:
很多人喜歡在豆漿中打雞蛋,認為這樣更有營養,但這種方法是不科學的。因為豆漿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體蛋白酶的活性,影響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雞蛋的蛋清裡含有粘性蛋白,可以與豆漿中的胰蛋白酶結合,使蛋白質的分解受到阻礙,從而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率。
3.忌沖紅糖:
豆漿中加紅糖喝起來味甜香,但紅糖裡的有機酸和豆漿中的蛋白質結合後,可產生變性沉澱物,大大破壞了營養成分。
4.忌裝保溫瓶:
豆漿中有能除掉保溫瓶內垢的物質,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經過幾小時就可以導致豆漿酸敗變質。
這下子無敵喝豆漿會謹慎小心,把紅糖改成白砂糖再飲用...(完)